Parathelypteris angulariloba(Ching )Ching in Acta Phytotax. Sin. 8(4 ):304. 1963.
植株高 45~80cm。根状茎短,横卧或斜升。叶近生或簇生;叶柄长 22~45cm,下部栗棕色或暗棕色, 密被棕色的针状毛,毛长约 1mm,偶见披针形小鳞片, 向上连同叶轴为棕禾秆色,毛渐变稀疏并较短;叶片披针形,长 21~33cm,中部宽 9~13cm,先端渐尖并为羽裂,基部不变狭,一回羽状 – 羽片深羽裂;羽片 10~14 对,无柄或下部数对有长约 1mm 的短柄,互生或下部 1~3 对对生,下部羽片不缩短,基部一对平展,很少略向下反折,中下部羽片最长,长 6~7.5cm,中部宽1.2~1.5cm,披针形,渐尖头,基部截形,近对称,羽裂深达羽轴两侧狭翅;裂片近长方形,平展,下部 1~2 对羽片向基部通常明显狭缩,中部的长 5~7mm,先端圆钝或圆截形,全缘或具 2~4 个钝棱角;叶脉明显,侧脉单一,偶有二叉,每裂片 3~6 对,基部一对出自主脉基部以上较远处;叶片厚草质,干后棕绿色,两面沿羽轴及叶脉均被针状短毛,叶片远轴面毛较短,无腺体或偶见腺体。孢子囊群大,圆形,生于小脉中部,每裂片 3~5 对, 位于裂片主脉与叶缘之间;囊群盖圆肾形,密被短毛,宿存。
产地:七娘山(张寿洲等 SCAUF976 )、南澳(张寿洲等 4639 )、梧桐山(陈珍传等 010962 )。生于山地林下, 海拔 700~900m。
分布: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福建和台湾。日本。